1.png15253388599    

石墨换热器如何选型

发布时间:2025-10-09 15:03:46

石墨换热器的选型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,需要综合考虑工艺条件、物料特性、设备形式和经济性。选型不当会导致效率低下、频繁损坏甚至安全事故。

以下是石墨换热器选型的核心步骤和注意事项,您可以参照这个流程进行。

一、核心原则:明确工艺需求与物料特性

这是选型的基础,必须首先厘清。

    1、工艺参数(热计算基础):

  • 介质与流向: 明确管程和壳程分别是什么介质?是液-液、汽-液还是汽-汽换热?流向是逆流、并流还是错流?(逆流换热效率最高)

  • 流量: 壳程和管程介质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(m³/h, kg/h)。

  • 温度: 介质的进口和出口温度(T1 in, T1 out; T2 in, T2 out)。这是计算对数平均温差(LMTD) 的关键。

  • 热负荷: 需要交换的总热量(kW 或 kcal/h)。可以通过流量、比热容和温差计算得出。

  • 压力: 管程和壳程的工作压力和设计压力。石墨设备的承压能力有限,通常低于金属设备。

    2、物料特性(决定材料相容性与结构):

  • 腐蚀性: 这是选择石墨的首要原因。明确介质的成分、浓度、pH值。特别是是否含有强氧化性介质(如浓硫酸、硝酸、次氯酸盐等),它们会腐蚀不透性石墨。

  • 结垢倾向: 介质是否易结晶、结垢或含有固体颗粒?这会影响换热器形式和清洗方式的选择。

  • 悬浮物与粘度: 高粘度或含悬浮物的介质应流经壳程,以避免在细小的换热管内堵塞。

  • 热物性参数: 介质的比热容、导热系数、密度、汽化潜热等。

二、石墨换热器类型的选择

根据以上信息,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。

类型优点缺点
圆块孔式强度高,承压好,抗热震性能最优,结构紧凑,换热效率高。首选。适用于有热冲击、压力较高、易产生水锤的场合。如HCl气体的冷却/加热、酸碱溶液的换热。
矩形块孔式可在同一单元内进行多种介质换热,充分利用石墨材料。适用于多介质、低压的复杂工艺,如混合、冷凝、吸收。
管壳式清洗方便(管程可用机械清洗),处理量大,成本较低。适用于壳程介质较脏、易结垢,且管程介质清洁、无腐蚀、无剧烈温度变化的场合。严禁快速启停蒸汽。

初步选择指南:

  • 不确定时,优先考虑圆块孔式,因其综合性能最好。

  • 介质很脏、需要频繁清洗 → 考虑管壳式,并让脏介质走壳程。

  • 工艺非常复杂,需多股物料换热 → 考虑矩形块孔式。

三、材料与浸渍剂的选择

不透性石墨是由人造石墨经树脂浸渍固化而成的,浸渍剂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耐腐蚀性。

  • 酚醛树脂浸渍:

    • 最常用。耐大多数无机酸、有机酸、醇类、烃类溶剂。

    • 不耐:强氧化性酸(如浓硝酸、铬酸)、强碱、溴、碘等。

  • 呋喃树脂浸渍:

    • 耐酸性和耐碱性均优于酚醛树脂。

    • 不耐:强氧化性介质。

  • 聚四氟乙烯(PTFE)浸渍:

    • 耐腐蚀性最广,几乎能耐所有化学介质,包括强氧化性酸和碱。

    • 价格极其昂贵,耐温性能受PTFE限制。

  • 水玻璃(硅酸盐)浸渍:

    • 主要用于耐氟化氢(HF)的场合。

选择依据: 根据介质的腐蚀性,对照浸渍剂的耐腐蚀性能表进行选择。酚醛树脂是默认选项,遇强氧化剂考虑PTFE,遇氟氢酸考虑水玻璃。

四、关键设计参数的确定

与制造商的技术人员共同确认以下细节:

   1、换热面积:

    • 根据热负荷、对数平均温差和总传热系数(K值)计算得出。

    • K值 是关键且经验性的参数,需由制造商根据介质、流速、结构形式等确定。通常范围在 300 - 2000 W/m²·K。

    • 必须留有裕量,通常增加10%~20%的安全系数,以应对结垢和计算误差。

    2、流速与压降:

    • 流速影响传热效率和压降。流速太低易结垢,太高则压降过大。

    • 需在传热效率和允许压降之间取得平衡。

    3、结构与接口:

    • 安装方式:立式还是卧式?(立式利于排气,卧式利于排液)

    • 接口法兰的标准、规格和方位。